圖為羅潔展示自己調制的泡菜。周和平 攝影
在話劇《翠花,上酸菜》中,東北人讓“翠花,上酸菜”著實火了一把。“羅潔,上泡菜”,每次同學聚會,24歲的湘西女孩羅潔總會被同學調侃一番。幾年前,身為長沙一家醫院護師的她,還拿著10多萬元的年薪。讓親朋戚友意想不到的是,她竟辭掉了“鐵飯碗”,一心一意鼓搗起了泡菜。如今,憑著自己的努力,她不僅把壇子菜做成“高大上”,還在長沙開起了果蔬酸品店。本期街坊故事會,記者為你講述這個心懷大夢的女生的創業故事。
緣起
辭職當全職孝女牽掛“媽媽泡菜”
“別看我現在把泡菜做得這么火,我可是個正宗的門外漢咧。”在車站南路附近一家門店內,一身職業裝的羅潔邊張羅生意邊和記者寒暄。從保靖山里出來的羅潔衛校畢業后考取了湘雅醫學院的本科自考文憑。專業知識過硬的她在一家大醫院上班,工作可謂一帆風順。2012年父親因心臟病入院,讓她的生活發生了改變。
為給父親治病,羅潔不僅花光了積蓄,還借了朋友幾萬元。白天,她就陪在父親身邊;凌晨,她又輾轉到骨科病房上班,到第二天上午才能回家休息。雖然這種“兩班倒”的生活節奏持續了幾個月,但父親的病情并沒有好轉。此時,羅潔做出了重大決定:遞交了辭呈,在醫院當全職孝女。
洗衣做飯、陪伴父親……在她的細心照料下,父親終于大病初愈。長期在外治病,父女倆也越發牽掛家鄉的味道——媽媽做的“湘西泡菜”。如何把家的味道做到長沙來,自稱“吃貨”的羅潔萌生了創業想法。
學藝
曾赴韓國取經,試驗千次成“泡菜西施”
為做出最好吃的泡菜,2012年底她背著家人偷偷到韓國首爾一家泡菜公司“取經”。回國后,她還走遍了四川等地“偷師”泡菜經。
買水果、調母水、嘗味道……2013年6月,回到長沙的羅潔租了間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門心思做起了泡菜試驗。泡制幾小時合適?酸度要怎樣才算合理?哪些水果泡制出來才好吃?“每天我都從菜場買上百元的蘋果、李子、芒果等水果,鉚足勁制作全新的‘果蔬酸品’。”羅潔說,15個編號的瓶瓶罐罐把房間圍得滿滿當當,根據不同配料調制出來的“果蔬”母水,味道也不盡相同。掐著表,只要發酵時間一到,她就迫不及待地揭蓋試吃“美食”。
“通宵做泡菜試驗真的累,要么太咸,要么太酸。”接受著母親“不務正業”的斥責,還要面對朋友對自己“滿身泡菜酸味”的不理解。咬了咬牙,性格要強的羅潔一如既往地對韓國泡菜和湘西泡菜進行改良。味道不好?酸度不夠?不夠香脆?倒掉后重新泡制!經過一個多月上千次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羅潔吃到了讓自己滿意的“果蔬酸品”。
創業
“高大上”泡菜獲國家專利
“我的水果泡菜酸、甜、脆,營養價值很高;小小的泡菜不僅獲得了專利,還成為上等菜品。”談笑間,羅潔拿出了神秘武器——獲得國家專利的“果蔬酸品專用壇蓋”、“果蔬酸品母水(泡菜專用底料)”。羅潔說,有了“私人定制”的壇蓋和母水,就算是平常不喜歡下廚的年輕人,也能很快吃到正宗的家鄉泡菜。
“我這個人就是不服輸!堅持把一件事情做下去,就足夠了。”對于自己的成功,羅潔覺得很平常。創業前后不出兩年,目前,她積累的資產已超過100萬元。談及未來,她希望能把店面開到全國各地,讓更多人吃到獨特的“果蔬酸品”。(長沙晚報 記者 周和平 實習生 熊其雨)